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 >> 正文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我院援沪医疗队副主任医师刘效辉:一袭白衣践初心,仁心仁术担使命

发布时间:2022-05-2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5月22日,经过50天的奋战,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援沪医疗队完成了在上海的各项支援任务返回济南。在上海期间,医疗队员冲锋在前,用心守“沪”,充分展现了省立医院医务人员的优良作风,顺利完成社区采集核酸检测样本、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患者救治等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和职业精神。现将部分医疗队员在沪工作经历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不解,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疑难病的专家,为什么要到新冠疫情第一线呢?刘效辉告诉同事,新冠肺炎现在仍然有着很多未知的内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要在抗疫一线参与诊断和治疗病人,这是医生的职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要站出来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报答社会,这也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方舱医院的志愿者团队

  4月3日,作为医疗队的一员,刘效辉随队到达上海。医疗队院感专业顾安曼和刘可可组织队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刘效辉曾经支援过发热门诊,对防护服并不陌生,但是这次到最前线,不敢有丝毫大意。刘效辉和同事们一起,你穿我看,互相考核,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很快达到了个人防护的要求。

  4月8日,刘效辉和同事们进入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方舱医院。这家方舱医院是临时改造的,设置床位1548张,分布在5个区域,每个班次有40名医护人员。方舱医院是个封闭的环境,不同于一般的医院,不仅仅考虑患者的治疗,同时也要照顾到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周围环境。短短两三天,方舱内的床位就满员,刘效辉感觉治疗护理压力顿时大了起来。

  在社区核酸检测遇到的志愿者的经历提醒了刘效辉,何不把方舱内的青年志愿者们组织起来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向闫根全领队做了汇报,在医院宣传处同事的支持下,设计制作了志愿者专用的红色马夹和荣誉证书,安排同事们在分管区域内组织发动建设志愿者队伍。很快,三四十人的志愿者队伍很快组建起来。他们帮助队员们分发一日三餐和生活物品,帮助协调核酸检测秩序登记信息,帮助老年患者大小便,帮助清洁地面等等。他们的工作让医生护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疾病的观察治疗中去。他们是患者,也是志愿者,可以快速了解病友所需、所急,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架起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批批的志愿者顺利出舱,他们又把新的志愿者发动起来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20527084318.jpg

刘效辉(左二)和舱内志愿者、保安保洁在一起

保安保洁先培训再上岗

  收治千人以上患者的方舱医院,安全问题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尤为重要。特殊时期,方舱医院的保安和保洁人员面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恐惧心理,个人感染防护知识缺乏,如何让他们规范地开展工作?方舱医院确定先对保安保洁人员进行院感防护培训,考核后再上岗工作。

  刘效辉与院感专家一起,对保安保洁全体人员分组普及院感知识,包括消毒液的配制、环境消杀、穿脱防护服、方舱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等,并逐一进行考核,确保他们自身防护安全,解决其后顾之忧,尽全力降低感染风险。

  刘效辉根据5个医疗区域的需要,按照保安保洁定人定点定岗管理要求,设计“保安/保洁联络考核卡”。入舱前在保安/保洁防护服标注姓名和负责区域,所有人员持考核卡入舱,入舱后将考核卡交至所属区域组长,并依次报到签名。医护人员不仅能协调保安保洁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个人防护进行有效监督指导,保证舱内工作的顺利进行。

微信图片_20220527084319.jpg

刘效辉在培训新加入的保安保洁志愿者

  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初期,在很多细节上和患者的需求有差距。刘效辉和同事们不等不靠,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不断完善各类具体细节。刘效辉和核心的志愿者、保安保洁人员,定期巡视5个病区,查找问题,讨论分析,提出了21项优化建议。这些建议在山东援沪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协调下和徐汇区当地政府安排下,以最快的速度落实,极大改善方舱医院内的环境。

微信图片_20220527084321.jpg

刘效辉在上海市八院工作

发挥专业优势救治患者

  方舱医院先后收治了多位脑梗死病史的患者,患者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刚刚入舱时,部分患者对自身病情十分担心。刘效辉向他们认真讲解脑梗死预防的注意事项,不要过度焦虑,并和同事们一起把脑血管病药物配足配齐,及时发送给有需要的患者。一位脑梗死急性期出院后感染的患者入舱时还需要借助轮椅走路,掉着泪担心自己病情复发加重。刘效辉专门为她制定了预防复发的药物治疗方案,指导患者进行神经康复训练,每次进舱都到床前看望患者。半个月后,患者顺利出舱,能够独立行走,生活自理。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有基础病的患者和老年人是保护的重点。针对新冠病毒对神经内科疾病尤其是脑血管患者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和影响,刘效辉撰写了科普文章《欧洲杯押注app》,以帮助特殊时期做好卒中预防工作,阅读超过了8000人次。

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巧遇海燕

  援沪期间,医疗队接到指挥部通知,早上7点到达徐汇区龙华街道支援上海市全员核酸检测。

  刘效辉和四位同事到达目标小区,小区的志愿者帮助维持秩序,使核酸检测进程十分顺利。忙碌中,刘效辉遇上了一位操着山东口音的女性志愿者,女孩名叫赵海燕,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与制药科学学院大四的学生。海燕同学春节探望在上海工作的父母,因为疫情也滞留在上海。从3月19日开始在小区做志愿者,参与发放生活用品和防护物资,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帮忙联系买药送药,协助核酸检测等一线工作。遇上自己学校的学生在疫情防控一线做志愿者,这让医疗队员们十分感动。

  刘效辉把此事向闫根全领队做了汇报,执笔向药学与制药科学学院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刘效辉写道:“海燕同学心系人民,心系社会,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勇做抗击疫情的志愿者,是我们山一医学子的优秀代表,是特殊时期不怕苦、不畏难、有担当、有作为的杰出时代青年。”学校收到表扬信后,倡议同学们向赵海燕同学学习她勇敢逆行、甘于奉献的精神,多家媒体报道了海燕同学的故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微信图片_20220527084324.jpg

刘效辉(左一)和同事们

在徐汇区小区核酸检测点